中国人的家训—弟子规 第17讲 父母如何批评孩子
1025 2022-05-09 来源:本站 作者:超级管理员

《弟子规》属于童蒙养正的内容,是做人规矩的教育,是人格的教育。让身体、心智都处于成长期的孩童,从小在家庭中养成对待父母长辈恭敬孝顺的态度。再将之进一步推广至学校、社会,作为晚辈、下级、弟子、学生、孩子,对待长辈、上级、领导、老师、父母,《弟子规》的行为规则都是适用的。这并不是所谓的奴化教育。我们在任何一个国家,都必须要遵守该国的规则和法律。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,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。“为所欲为”是对民主和自由的误解,现代民主制度的大前提就是对他人权力的尊重、对国家社会秩序的尊重。


从另外一个角度,身为成年人、父母、老师、长辈、领导需要思考,在上位的人如何行使命令、教育、引导的资格和权力?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将心比心。我们作为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,我们自己做到了没有?在不顾及孩子心理状态的情况下,一味的苛责、无端的指责、强行的命令,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,徒生叛逆反感。每个父母心中都希望孩子幸福,但有时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却在剥夺孩子的幸福。身处上位的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,最基本的入手点就是“对生命的尊重”。每个生命都弥足珍贵,都有与生俱来的生存的权利。


失败的教育存在两个极端:


一是,失教。在孩子幼小成长阶段,在最需要父母的这段时间里,父母的缺位令孩子伤感,没有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,失去了最好的教育机会,失去了父母与孩子情感的链接,导致孩子成年以后的情感生活出现心理上的障难。


另一个极端是,教得过多、过于严苛、过度保护、过度教育。大道理满天飞,活在理当中,少了人性、人情,导致孩子谨小慎微。父母把一切身心、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,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必定过分苛刻,对孩子的人生成长是一种严重的束缚。


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,让孩子从小有自立的精神,是父母负责任的态度。失教的孩子从小叛逆,只顾自己不顾他人;而过分溺爱的教育,扼杀了孩子人格的独立成长。这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都值得我们反思反省。


在不同的年龄阶段,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需要灵活调整。父母心中关爱孩子的情感是一生都不会改变的,但随着时光流逝,有智慧的父母理解孩子已日渐成熟,父母子女之间保持平衡的互动的关系。从为人子女的角度,当父母需要小孩的时候,我们就是长不大的孩子;当父母需要朋友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平等地交流人生感悟、体会心得、学习见闻,与他们共同分享生命的成长;当父母年老体衰甚至健忘痴呆,像个老小孩的时候,我们要想着当初父母对我们的悉心抚育,用百般的耐心照顾安慰。


父母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是父母,守护住为人子的这份良心,心中怀着最大的恭敬,让父母长辈度过幸福、安康、快乐的晚年生活,也给孩子们做出良好的榜样。


点击下方链接听音频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4MDM2Mzg5OA==&mid=2651864222&idx=1&sn=fbabc8c041af205563423315f2cf657f&chksm=8441f48bb3367d9d9a8a93aa28ea52e250b868555380919c25bb3f83e72e53fd7d74b0e7da36#rd



编按:

《弟子规》,原名《训蒙文》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,后经由贾存仁修订、更名而成。《弟子规》虽是一本童蒙养正读物,但因其内容源自《论语》,实则涉及为人之根本。《弟子规》 从孝顺之门、自性之途、诚信之则、恭敬之心与爱众之道几个方面引导我们扎下人生之根。主讲人李毅多老师在国内首档大型系列国学广播——《中华文化大讲堂》节目中,时隔七年之后再一次解读《弟子规》。以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实修积淀来解读《弟子规》,借鉴古人、贯通现代,融合东西,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,用生动的语言,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、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,并亲切地把《弟子规》称为“中国人的家训”。

《中国人的家训—— 〈弟子规〉》主讲人:李毅多先生   主持人:雅清。本网获微信公众号“中华文化大讲堂”授权转载,每周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