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蜀大讲堂
> 巴蜀大讲堂
-
- 2022-10-21
- 中国人的家训—弟子规 第27讲 亲所恶 谨为去
-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、好恶,都有处事、待人、接物的看法,“亲所恶”不仅仅指物品的范围,更包括父母长辈看到年轻人撒谎、浪费行为的痛心难受。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”,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节俭的美德中国祖先代代相传,是我们民族的基因。节俭的意义重大,是
-
- 2022-08-19
- 中国人的家训——弟子规 第26讲:亲所好 力为具
-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:作为子女,尽量满足父母双亲的喜好、需要,从小学会体察父母的喜好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。比如说,为年迈的老人着想,日常生活、饮食起居上就需要多考虑一些细节。在房屋建设、装修、改造中更加人性化,很多旧楼房开始加装电梯,家居装修设计无障碍通道和安全扶手;在交通出行中更加稳妥安全;“食谷者
-
- 2022-07-19
- 中国人的家训——弟子规 第25讲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
- 父母长辈总是殚精竭智、想方设法地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。中国人自古的教育方式,让孩子从小杜绝生活的奢靡,培养“节俭”的良好生命习惯,那么无论是未来的人生、家庭、事业,都会带给他无穷的智慧和财富。节俭并不是吝啬,但是追求无止境的欲望,家庭生活的安排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准,会导致巨大的生活压力。在工作当中
-
- 2022-07-08
- 中国人的家训—弟子规 第24讲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
- 以“入则孝”的角度,在家庭中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要遵守基本的规则——无论事情大小,要征得父母长辈的同意,不能擅自主张;否则,就亏了“子道”。将心中对父母的爱敬、孝敬、孝顺,变成生活中遵守的规矩。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,还属于未成年人,有很多事情的判断不了,无法独自做出重大的决定。从生命成长的角度,需要成年
-
- 2022-06-20
- 中国人的家训—弟子规 第23讲 居有常 业无变(下)
- “居有常”的“常”包含的生命的规律,饮食起居要有规律,顺应四季节气,合理安排工作、运动、睡眠,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养生的方法,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健康长寿的老人生活都是规律的。暴饮暴食、毫无节制的生活习惯导致现代社会的肥胖症。“业无变”的“业”可以理解为事业、专业,或者工作。现在社会的特点是我为人人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