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的家训—弟子规 第22讲 居有常 业无变(上)
1329 2022-06-13 来源:本站 作者:超级管理员

《论语·里仁》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父母健在的时候,子女在家中孝养,不可远游。这是中国人古老的传统。距离的遥远,让子女无法跟父母及时联系、照顾,遇到紧急情况帮不上忙。


现代社会,我们身处中国文化复兴、民族复兴、经济复兴的大时代,身处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之中,面临国际国内的跨地域需求,人员流动往来。为了改善生活,为了活出人生的意义,为了自我磨炼成长,为了承担起社会责任、家庭责任,人生事业的种种际遇,需要我们尽忠职守、牺牲奉献、为国为民工作,甚至是走出国门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,派驻到海外开拓业务,可能就要与父母亲人离别。此时就需要“游必有方”。


我们通常将“方”解释为方向,实际包含着告诉父母我们去何地、做何事、方式方法、时间长短、有哪些同伴、乘什么交通工具等等。把这些讲给父母长辈听,让父母长辈理解、放心、安心。“百善孝为先,论心不论迹,论迹天下无孝子。”孝敬父母的关键是心里要有父母。


“居有常,业无变”,也可以理解为居住的地方、联络的方式不要经常发生变化,免得父母亲友担心。我们安定的状态、气场,对父母的情感、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“居有常”让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、成长环境、培育自己气场的生活空间,因此轻易不要去调换。对于年轻人是这样,对于老年人更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安定、安全。


点击下方黑体字听音频

中国人的家训—弟子规 第二十二讲 居有常 业无变(上)


编按:

《弟子规》,原名《训蒙文》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,后经由贾存仁修订、更名而成。《弟子规》虽是一本童蒙养正读物,但因其内容源自《论语》,实则涉及为人之根本。《弟子规》 从孝顺之门、自性之途、诚信之则、恭敬之心与爱众之道几个方面引导我们扎下人生之根。主讲人李毅多老师在国内首档大型系列国学广播——《中华文化大讲堂》节目中,时隔七年之后再一次解读《弟子规》。以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实修积淀来解读《弟子规》,借鉴古人、贯通现代,融合东西,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,用生动的语言,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、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,并亲切地把《弟子规》称为“中国人的家训”。


《中国人的家训—— 〈弟子规〉》主讲人:李毅多先生   主持人:雅清。本网获微信公众号“中华文化大讲堂”授权转载,每周更新